ytyj.vip日豪的圈子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下载二维码

扫码关注联系

石斛产品类目
查看: 64|回复: 0

初心不改 红色泰顺重走红军路之旅(1日游)

28

主题

0

回帖

150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508

412398d72cccf2e35b5594131368c9d5.jpg

7f244d7373f74f43578665ff015bc2b6.png



小南山浙南特委旧址——白柯湾景区——廊桥文化园景区——卢梨村








1607f9d67fc808e7b35c77f28bd96fe6.png
0bc62093f237265a1803f156909dd693.png 小南山浙南特委旧址
91a828e7bf1a63faabfa923ffcb37621.png


667033e558b1caa3d9096e449637224f.jpg


4e9b7f0d32a92839217e0f2134d582f0.jpg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旧址,即当时红军休息的大房子


77dab2d023897abfe873ebe2be739197.jpg 卢家父子在浙南特委成立旧址前合影。乐燕摄


78279e6c95e255848d45f6b0f378d7bb.jpg

革命年代隐蔽的后方小南山,是大山深处仅百余人的小村落。

在泰顺县彭溪镇双源村小南山自然村,有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屋,1936年3月,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就是在这间民居里,讨论成立了浙南特委,也是现今中共温州市委的前身。

如今,这间挂着“中共浙南特委成立旧址”牌子的民居,其主人是卢成良、卢孔毅这对“卢家父子”。

“地下党员黄明星是我的姑父,一天夜里,他带着红军战士来家里做工作,我爷爷拍着胸脯说‘家里有一口吃的,就不会饿着红军 ’。”卢成良说,从那一天起直到泰顺境内和平解放,卢家的七榴平房,一直是红军在小南山的坚强堡垒。爷爷卢兴努为了掩护红军多次被国民党军抓去,甚至连房子也差点被烧毁。

和平时期,他们守着一段段令人动容的红色往事,传承着作为一名老区党员的红色初心,为革命老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成为新时期小南山上的“父子兵”。



1607f9d67fc808e7b35c77f28bd96fe6.png
0bc62093f237265a1803f156909dd693.png 白柯湾景区
91a828e7bf1a63faabfa923ffcb37621.png

697df85ea8d2e2ee5a9aac7ae05973f1.jpg

076c711a408d5b112a194702e1acf820.jpg
37446a1ea68721b19ee6575f420c833f.jpg
12c28a724a1bf19db3f164847e16f2ba.jpg
80e8d8a9c6166ded7dae921c7acd6ef1.jpg
2748dd21feb5014bfcfb368a1f0b64b3.jpg
f4827bad1b701497c11240d6aed12367.jpg

e4cdfa2de7bc9a6ee80f04ce6a1ff0a4.jpg
白柯湾是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成立旧址,刘英、粟裕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留下了长达14年的革命斗争历史。白柯湾景区由纪念馆、小宫庙、纪念碑、刘英、粟裕办公旧址等几部分组成。2010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。你可以来纪念馆感受长达14年的烽火革命斗争历史,也可以走古道、吃红军餐体验那段艰苦的岁月痕迹。

白柯湾景区拓展资料



5f4364c2e53c822cfd3a3726cbe3d8e3.png

1937年2月5日至7日的泰顺峰文战斗,是红军挺进师在闽浙边与敌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。这次战斗双方投入的兵力较大,红军投入1100多人,敌人有浙保二、三团和八十师1个团共3000多人。红军机动灵活,以少胜多,粉碎了国民党军的“围剿”阴谋。这一战斗的胜利,对振奋浙南革命人民的斗志起了相当大的作用。当时苏联《红星报》曾报导过峰文大战的消息。峰文战斗在浙南党的斗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。


9bddb7804e432703786141a4ca8433b5.jpg

▲董家坪十二盘岭(峰文战斗地址之一)

1607f9d67fc808e7b35c77f28bd96fe6.png
0bc62093f237265a1803f156909dd693.png 廊桥文化园
91a828e7bf1a63faabfa923ffcb37621.png

b45b272552bc30a65c31fab380fa7d1c.jpg

4f94329c79278c71caf83bd544d0c153.png
08a059d36d2cd2db50a69e91f523eaab.jpg
5d3055bb025dcd0b2cd30dd6f0cf5c3f.jpg
24389a926edcba6c301205511211ef7b.jpg
bf50602bdd015dcdb19fc56e25f62d0e.jpg
7e170cd7f57eb59130e674350badde06.jpg

af7e6516180c558e1cfaafe719b9c281.jpg
7b33289ffbcf9b41ab8c329242ed32bd.jpg

0fd343e61df5b674fd2e08f3106c9150.jpg
廊桥文化园景区位于廊氡度假区泗溪镇内,是国家AAAA级景区,主要由被誉为“世界最美廊桥”的北涧桥和溪东桥组成,两桥相距仅百米,均为编梁式木拱廊桥,造型古朴,结构精巧,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中国廊桥的“活化石”。此外,景区内还有一座展示30多座古廊桥等比例模型的廊桥博物馆,一座集文保和非遗体验一体的临水殿非遗体验馆。



1607f9d67fc808e7b35c77f28bd96fe6.png
0bc62093f237265a1803f156909dd693.png 卢梨村
91a828e7bf1a63faabfa923ffcb37621.png

158a43f23316e7bb0b3a585d4f22a1b4.jpg

13ac0a1d63efaab4134135fd5ec6a3f1.jpg
卢梨村,位于泰顺县三魁镇,海拔820米,一年四季风光优美,空气纯净,是省3A级景区村。有炉梨塞、瀑布、奇潭、二枯尖云海等自然景观,30多公里古道等丰富资源。1935年冬刘英、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三魁卢梨开设办公场所,开辟浙南革命根据地,挺进师在卢梨的10多年时间里,留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办公地点、寨顶战斗旧址、游击基地、秘密交通站、宝生洞等众多革命遗址和红色印迹。

卢梨村拓展资料↓



卢梨村地处泰顺三魁之东,是泰顺海拔较高地区,四面群峰耸立,山峦连绵。四周山地虽高,但里面的田野平旷,村形如盆地。涧水流向四方,为东南西北各邻村溪流之发源地。
村落历经千年,古道幽深,风物众多,古民居星罗棋布,乡风淳朴,四季分明,空气纯净,是三魁省级森林公园的主体景区。又是革命老区村,刘英、粟裕等红军部队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战争。


1b3dc02c00631ccf2daaa2d2e2620fbb.jpg

▲卢梨村风光









红色文化


卢梨村是革命老区,有着浓厚的“红色文化”。1934年,闽东党组织来卢梨进行秘密活动,到卢梨发展地下党员并建立秘密交通站。当时卢梨的秘密交通站有暗湾、淡竹洋、水坑、柘寮仔、刘湾丘、金婆坟、水井岗、瓦窑岗、下脚湾等。


41b00f3b5650c12c2b88508e2867a394.jpg

▲刘英办公旧址

1935年冬,刘英、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到卢梨,以吃住在革命房东家(老东家)这种特殊的革命工作方式在卢梨开辟根据地。挺进师在淡竹洋设立办公场所,开展党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,以“亲引亲,邻带邻”的方式发展党员,发动群众参加革命,支持挺进师作战。


aac5b0e47e70f0c5e1cf942a363184c2.jpg

▲军民一家亲(情景再现)

当时的卢梨村可谓满眼青山尽红色,户户老农是东家,10多年时间里,400多人的卢梨村就有100多名共产党员和地下交通员,他们为红军送信、送情报、安排吃住,为我党我军保存有生力量,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
04c7916fc41f8418f3fe94ea6b1fa26e.jpg

▲卢梨1933——1949的地下党及交通员名单

1937年4月下旬,国民党浙保二、三、四团从三面向卢梨包抄上来,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机智灵活,捉迷藏似地与敌人兜圈子,在卢梨及周边各村地下党和交通员的紧密配合下,下战州,转下洪,回卢梨,转了几个圈子后,红军突然挥师向北,冲出包围圈,重返浙西南。
1944年,原闽浙边办事处主任赵传彬(化名洋口)叛变,国民党军把泰东南区领导干部刘宝生的“老东家”抓到淡竹洋严刑拷打,即使他被灌辣椒水、坐老虎凳,受尽折磨也守口如瓶,保守秘密。


14503026e1e3c39a152a2244a96dde6e.jpg

▲刘英办公旧址

在此期间,刘宝生等同志躲在山洞(今称宝生洞)里,依靠淡竹洋、水坑、洋尾等卢梨地下党员和老东家们以砍柴、拔猪草为掩护为他们送饭、送信。正是因为卢梨的党员及“老东家”们的无私奉献和冒死救助,刘宝生等同志才得以顽强地坚持斗争。


e971f488d48cc20fc71ff1478c1122d1.jpg

▲“宝生洞”

解放战争时期,刘宝生、苏延居、黄孔伍、林渊纽等负责泰东南区并恢复了三魁镇卢梨村、水车垟村、夏家山村的工作,并在筱村镇建立交通站,打通了同泰东北区的联系。浙南第三县队第二小队队长黄孔伍、林江流等同志在泰东南区活动并领导卢梨等地游击武装解放下洪、洲边等战斗,直至泰顺全境解放。


7d073921cc529a0f489f0b55e828f616.jpg

▲卢梨革命历史展览馆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帅的人都用微信扫了!

新服推荐

官方微信客服

关注公众号

返回顶部
展开